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向毒品說不”巡迴講座, 麻坡講座反應熱烈 ,800家長孩子齊反毒

報導:劉美嬌
(麻坡26日訊)由《中國報》主催,馬華麻坡區會主辦的“向毒品說不”巡迴講座第五場熱哄哄,家長紛紛響應,攜帶孩子一同听毒品,懂毒品。

上月前開始展開的“向毒品說不”巡迴講座已連辦5場,並在昨早在麻坡中化二小禮堂再度舉辦,成功吸引約800名公眾踴躍響應。

這場講座會也創下5場以來“最熱”的紀錄,觀眾席以家長為主,身旁都帶有孩子,這正符合講座欲把反毒訊息灌輸給家長和學生,或反毒由家庭開始的預定目標。

講座于昨早9時開始,大會榮幸邀請到青年及體育部副部長兼麻坡國會議員拿督拉查里前來主持開幕。

陪同出席嘉賓有馬華柔州聯委會秘書兼麻坡區會主席鄭貝川、麻坡區會秘書顏棋豐、大會主席施明利、《中國報》柔北辦事處主任李光輝、柔州肅毒組副主任顏佳雲警監,及大會主要贊助商Fleet(富利AP有限公司)董事張忠華等。

柔州法律與監控組副主任陳榮維助理警監和新出路福音戒毒與反毒中心負責人鄭國佑,擔任大會主講人,與眾人分享如何預防毒品,以及毒品帶來的壞處,讓在場人士獲益良多。

這場講座也增設魔術表演,讓活動增添娛樂性節目。

鄭貝川致歡迎詞時指出,毒品自80年代入侵我國后,即成為國家首號敵人,因為毒品對無論個人、家庭、社會甚至國家都帶來傷害。

他認為,要全面打擊毒品,最重要的是加強人們對毒品危害的意識,通過講座傳達相關訊息,有助政府達致零毒品國的目標。

鄭貝川指出,毒品防範工作也應從小學開始灌輸給學生,確保國家未來接班人永遠遠離毒品,擁有一個健康的思想和體魄。

講座協辦單位包括金全殿、六壬壇、先鋒宮、玄武堂、松林花園居委會、玫瑰花園居委會及青團運麻坡縣會。

認識才能設防線
助理警監給毒品解碼

陳榮維助理警監要求家長先要懂得毒品的種類和包裝,才可協助孩子遠離和走出毒海。

他說,家長要避免孩子染上毒癮,就必須要多關心孩子,且要特別注意他們一舉一動,其中包括留意孩子的書包、房間,是否藏有毒品。

他強調,毒品分很多種類,且擁有大小包裝,因此,家長有必要先認知這東西,才能確保幫助孩子遠離它,否則如是發現得太遲,后果或不堪設想。

他也在會上向眾人介紹毒品的種類,以及講解沾染上毒品后,將受到各項法律的制裁。

吸時易戒時難
鄭國佑:堅持別碰毒

鄭國佑再三強調,吸毒容易,但脫毒難,且守著不吸更難。

他說,一旦與毒品扯上關係,要擺脫它將是極度困難的事,吸毒者往往會處在吸毒戒毒,戒毒吸毒的惡性循環中,與毒品關係難以了斷。

“一個染上毒品的人,最終只能往戒毒的路走去,如果拖延治療,甚至會令自己毒癮加深。”

他勸請沒有碰過毒品的人,無論如何不要去碰它,因為吸毒不劃算,即毒品傷身又傷腦,或會令人喪失理智,甚至讓人失去一切,包括親情、友情和事業。

“有人為滿足自己無限量毒品的要求,而鋌而走險販毒,最終面對法律制裁,甚至失去性命。”

他說,人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要自愛自潔,遠離毒品,給自己一個合理而健康的人生。

看展覽獲益大
★鄭丹妮 (35歲,家庭主婦)

女兒告知我學校有舉辦反毒講座,由于機會難得,因此攜帶孩子前來聆聽,希望他們從中學習,瞭解毒品害人。

讓我意外的是,現場也有圖片和毒品展覽,讓人大開眼界。

趁早學習反毒
★蔡錦謀 (45歲,商人)

我們一家五口特地前來聆聽講座,希望從主講人口中瞭解到何為毒品,還有濫用毒品后的嚴重性。

孩子應該趁早吸收相關訊息,以確保學懂得遠離毒品,這項講座非常有意義。

反毒從家開始
★王連春(馬華麻坡區會婦女組主席)

講座成功吸引家長及孩子前來,這也是大會預定的目標,希望眾人得到反毒訊息之余,也促進親子關係。

家長應多關心孩子,只要反毒從家裡開始,一定可以將我國吸毒人數減至最低。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第5場反毒講座會,25日中化二小舉行



(麻坡21日訊)由《中國報》主催,馬華麻坡區會主辦向毒品說不巡迴反毒講座會第5場,將于本月25日(星期日)上午9時,在中化二小禮堂舉行,歡迎公眾踴躍出席。
主辦單位在講座會前后特別安排魔術表演,為此項活動增添娛樂性節目。

馬華麻坡區會主席鄭貝川律師昨晚召開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在我國的社會弊病中,毒品的禍害依然是佔據首要位置,毒品也被馬華列為首要敵人。

他希望,通過媒體的大幅度宣傳,加上配合警方努力不懈前往各地區進行反毒巡迴講解毒品的危害,能讓國民提高對毒品的警惕,從而遠離毒品。

他贊揚,《中國報》深入民生,貼近民心的舉動,積極的塑造警民互動的溝通平台,讓警民一同聯手撲滅罪案。

他透露,大會將邀請青年暨體育部副部長拿督拉查里主持開幕。他呼吁在籍學生、青少年及家長踴躍出席。

安排前吸毒者見證

出席新聞發布會的馬華麻坡區會職要,包括林向、林秀洙市議員、黃奕明市議員、施明利、巫宏政、黃國華和謝清雄等。

此項活動的協辦單位是:金全殿、六壬壇、先鋒宮、玄武堂、松林花園居委會,及玫瑰花園居委會。

此項活動旨在喚醒國人重視毒品危害社會的嚴重性,講座會將邀請柔州肅毒組警官主講有關毒品與毒品法令的相關問題、第二主講人是新出路福音戒毒與反毒中心的負責人鄭國佑。

主辦當局將安排前吸毒者生命改變的見證與獻唱詩歌;同時將有資料展藉此讓廣大民眾認識毒品,如何預防毒品以及幫助那些陷入其中的相關人士等。

青團運麻坡縣會為此活動的聯辦單位,歡迎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入場免費。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鄭貝川:不一定需要‧沒馬華推薦也能獲批


柔佛 2010-07-20 14:33
(柔佛‧昔加末)馬華柔佛州聯委會秘書鄭貝川指出,申請中價及廉價屋業單位的居民,並不一定要獲得馬華的推薦才能夠獲得房屋局的批准。


針對昔加末居民楊錠任的投訴,指他兒子楊栩嶂向柔州房屋局申請中價店屋時,因沒有獲得馬華州聯委會的推薦而被拒事件,鄭貝川受詢時也說:“我有朋友向房屋局申請廉價及中價屋,並沒有通過馬華,也獲得當局的批准。”

他相信這並不是申請廉價及中價屋的程序,之前也沒有必須通過馬華提出申請的慣例。

針對柔佛州房屋局的規定,他表示並不清楚,要先瞭解有關函件的內容,才能夠給予回應。

星洲日報/大柔佛‧2010.07.19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有容乃大

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於天下一統的慶功宴中, 躊躇志滿之餘,對大臣們說:「請你們實在告訴我,我所以能勝過項羽的原因何在?」--
須知:大字認識不得一扁擔,草莽出身的劉邦,居然能勝過曾接受文武全才教育的項羽,他怎能不志得意滿呢?只是對於群臣的各種說法,劉邦都不滿意,最後劉邦對文武百官說:

  「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且仔細聽朕說來: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一方面我不能跟張良比;充實內政、安定民生、調配軍糧、供應補給,這一方面我比不上蕭何;能率百萬大軍馳騁疆場,戰必勝,攻必取,這一方面我又不如韓信。張良、蕭何、韓信都是各有所長的傑出人物,而我就是能善用這三位人物的人,這才是我得天下的真正原因。項羽身邊只有一位智足多謀的范增,但是項羽卻不知善用,這就是我成功,項羽失敗的原因!」

  劉邦這一段帝王自道之言,也確實道出了一個人向上提昇、開拓格局的祕笈:「有容乃大」-- 藉容納比自己傑出、優秀的人才以開拓自己的局面!

  廿一世紀企業經營的新方向:「策略聯盟」、「異業聯盟」都是「孫子兵法」「因糧於敵」(作戰篇)策略的現代版,而此一策略之所以有勝算乃是因為:打開格局,貢獻自己的資源,並同時吸納他人的資源!

  「與國際大廠間的深厚關係,是鴻海的一大資源。鴻海的角色不僅於量產的上下游夥伴,更提升到共同開發、設計的階段。比如鴻海派人常駐英代爾,開發的連接器幾乎與英代爾的新規格同步,這種優勢更加穩固鴻海的地位。」(取材《三千億傳奇-- 郭台銘的鴻海帝國》105頁)

  鴻海的作法證明郭台銘對於「孫子兵法」不僅深造有得,而且活學活用,所以能以「因糧於敵」的方式帶動自己的企業格局!

  「孫子兵法」攏總六千多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豈是難事?只是,對於「孫子兵法」能手到擒來,運用自如,則切切相關於自身的心量格局 -- 只要格局夠大,胸中自有韜略!

  美國現任勞工部長趙曉蘭女士於1983年,歷經重重高難度挑戰,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華裔的白宮學者,面對記者詢問:在競爭過程中面對如雲高手,是否有很大的壓力?當時不過卅歲出頭的趙曉蘭女士雍容的回答:

  「這個世界很大,可以容納很多優秀的人才;很多優秀的人才結合在一起可以創造更大的世界!」-- 一位有色人種的纖纖女子能在美國政壇出人頭地、贏得尊重,不就是因為這種雍容的氣度嗎!大格局當然能夠造就好結局!

文/嚴定暹老師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文/侯文詠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
「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
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
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
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
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
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
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
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
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
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
人的成長沒有捷徑。
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
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
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
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