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庸人自擾? 自得其樂?

剛閱讀了台大經濟研究所熊教授的這篇文章,覺得蠻有樂趣,文中提到當人走到十字路口,如果剛好是紅燈, 很多人會停下脚步, 等綠燈再過街; 但是也有少數行人左顧右盼有無來車, 再作决定. 面對情境相同而有不同的遊戲規則. 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然而, 換了場景却是學術上爭議數十年的謎題!
知名政治/經濟學者唐恩(A.Downs) 1957年的<民主的經濟分析>書中觀點之一和投票有關. 唐氏認為去投票要花費時間氣力, 可是影響結果微乎其微. 因此具體成本高而預期收益低, 聰明人應該不去投票才是. 然而, 成熟的民主社會, 投票率總在40%以上. 他認為這是一個謎題, 稱為" 投票之謎"(Paratox of Voting).
對經濟分析而言, 這確實難以理解. 經濟學基本教條, 人是理性而自利的; 人會自覺或不自覺的算
計, 追求自己的權益, 不會去做搬石頭砸自己的脚的事. 既然自己一票和勝敗無關, 何需再投票!經濟學者及政治學者几十年來不知有多少論文處理這個問題, 直到今天仍是眾意僉同.
然而換個角度, 從社會心理學者密耳袞( S. Milgram) 和沙比尼( J.Sabini) 30年前在紐約布朗區地鐵做了實驗, 當學生假扮乘客向坐著乘客請求讓位, 竟然有68%乘客讓出座位. 而在日常生活中, 多的是幫別人忙像借個火, 問路, 借過等等, 因此當被突如其來的問題, 通常大多數人不是想到"先到先坐"而是以"幫別人忙", 顯然是同的行為依據.
回到投票的問題上, 對於許多選民, " 影響選舉結果" 是去投票的可能原因之一. 選情緊繃的時候, 這個因素可能是重要考量. 可是一般情况下, 其他的考慮可能才是選民浮現的理由. 對許多人而言, 平日會按時繳稅, 會守交通規則, 樂於助人; 在自我的心中對自己有著不錯的"自我形象" (self-image).
而選舉時去投票就符合自我期許. "選舉輸贏" 和"自我形象" 顯然是影響行為不同的基準點.
維持自我形象是為自己設下小規則, 劃地自限; 為選舉輸贏而投票, 是在個別事情上錙銖必計. 長遠而來, 大部份人的行為模式是選擇前者而非後者. 同樣的道理,大部份人紅燈則停, 而非東張西望. 這麽看來, 投票之謎其實不難找.經濟學者及政治學者對個別選舉輸贏的爭論, 也更深刻我們對人類的行為體會.
庸人自擾和自得其樂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沒有留言: